笔耕不辍?读后感《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20220114_Book Notes_
《You should fly like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这是一个作者与原生家庭做斗争的故事,是一个冲破自我的故事,是作者与自己和解的故事。
合上书的一瞬间,各种感想喷涌而出。
读本书,如同聆听作者塔拉讲述自己过往的生活。
从她记事开始,她就生活在巴科峰,她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震惊于她的原生家庭如此糟糕,躁郁症的爸爸,逆来顺受的妈妈,家庭暴力的哥哥……
故事开始,一个小女孩在大山中生活玩耍,信奉着父亲教导她的一切,她爸爸说神会为他们指明方向,说医院和学校都是魔鬼开的,说是魔鬼派来要污染人类的……
这个家庭所信奉的摩门教是这么偏激。随着小塔拉一点点长大,才逐渐意识到,偏激的不是摩门教,是塔拉的爸爸,是她妈妈纵容着爸爸的偏激和固执。
爸爸固执的不允许塔拉及其他兄弟姐妹去学校接受教育,家里无论谁生了病都不允许去医院,还虔诚的说上帝会把病治好。他偏执的认为女人不能露出脚踝以上部分,否则这是不检点的行为,而这也影响着他的家人。
暴躁的哥哥肖恩,稍有不顺心就对人大打出手。不知道多少次,将塔拉的头塞进马桶,让塔拉为自己没做错的事情道歉、甚至承认自己是。受肖恩侮辱、暴打和虐待的不止塔拉一个人,还有塔拉的其他哥哥和姐姐、肖恩的女友以及他妻子。这让人愤怒无奈。
唯一能给予塔拉正能量影响的是爱读书的哥哥泰勒,他选择了读书,离开了家。
最让人钦佩的是塔拉的坚毅,她决心离开这个家。她17岁才开始上学,在巨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冲突下,小心翼翼的探究世界,了解那些曾经被她误解的一切。了解巴克锋的真相,了解被她误解的历史真相。
塔拉辗转在不同的地点,杨百翰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
的是,塔拉的努力和坚毅,让她在世界各地遇到了关心她的人,帮助她的人。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她一步步走出家庭为她搭建的牢笼。
在教育力量的引导下,在价值观的颠覆下,她意识到童年的自己经历了什么,她错过了什么。
她怨恨父亲灌输给她一个扭曲的世界观,怨恨母亲的忍气吞声,怨恨哥哥对她精神和身体上的巨大伤害。
塔拉想改变这一切,她希望哥哥的伤害不要再带给其他人,她期望父亲能出面干预。然而,她的努力是徒劳的。
当肖恩记恨于塔拉,把带血的刀放在塔拉手里,并威胁塔拉说要杀了她,爸爸却要塔拉出示证据,说肖恩不是有意的,甚至以神的名义,逼迫塔拉原谅肖恩。
无法违背内心的塔拉,拒绝了父亲的无理要求,却被父亲无情赶出家门。
塔拉彻底崩溃,没日没夜做噩梦,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在街上大喊大叫,她开始怀疑自我,怀疑自己的记忆,希望自己的记忆是错误的,那么她就能回到自己家人身边。
塔拉因为心里问题耽误了学业,她求助于心理咨询,她没完没了看电视剧。
随着时间流逝,塔拉终于完成博士论文,完成了学业。
她想回家,却不能回自己的家,家里的一切变化都是道听途说。
最后,塔拉和父亲也没有和解,但塔拉和自己和解了,她不再跟内心的那个自己较劲。
塔拉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是愤怒、是一种救赎的宣泄。书中的故事没有结束,塔拉还在用尽力气努力生活,努力挣脱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痛苦。
塔拉在书中写了她内心真实的自我,改头换面之后全新的自己。
可以用来表达塔拉实现自我的词有: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而真正让塔拉实践自我的,我们称之为:教育(Educated)。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摘抄
1.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2.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3. 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4. 尽管我已弃绝了父亲的世界,却从未寻找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勇气。
5. 对不懂的东西要耐心阅读。
6. 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7. 沙里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8.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9. 尽管观念不同,立场相左,爱却始终存在,无法割舍。
10.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
11. 我从其中得到一种纠正,不是对我记忆的纠正,而是对我理解的纠正。
你当像飞鸟经典语录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一、句子整理
1.我最强烈的记忆不是一段记忆。它是我想象出来的,之后回忆起来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
2.父亲个子不高,但他能掌控全场。他仪态不凡,如传神谕者般庄严。他的手粗糙厚实——那是一辈子辛苦劳作人的手——紧紧抓住《圣经》。
3.父亲和他母亲的关系就像两只尾巴绑在一起的猫。他们可以说一星期的话,却对任何一件事都无法达成共识。但将他们紧密连在一起的是对山的热爱。
4.那时黄昏已过,夜幕马上就要降临,景色逐渐黯淡下来,继而全部被黑暗笼罩。你看不见周遭的世界,只能靠感知。
5.后来,当爸爸早就忘记了《以赛亚书》中的那个启示,母亲又重新把“西方家庭”牌低脂奶的塑料罐子塞进冰箱,我还会记起韦弗一家人的遭遇。
6.春天,当针叶树从雪里露出头来,深绿色的针叶在黄褐色的泥土和树皮的映衬下,显得几乎呈黑色时,印第安公主最为清晰可见。现在是秋天。虽然还能看见她的身影,但她正在消隐:垂死的夏天的红**遮掩了她黝黑的身影。很快就要下雪了。山谷里的第一场雪会融化,但山上的雪会存留,将公主掩埋,直到来年春天,她才会充满警惕地再次出现。
7.他说,“有时候上帝要求我们做的事充满艰难。”
8.城里外婆以前送给我一本粉色日记本,封面上画着一只焦糖色的泰迪熊,里面记录着母亲第一次带我们去餐厅吃饭的情景。我是这样描述的:“真正的梦幻之地,有菜单和一切。”
9.母亲陷入沉默。她开车的时候,我仔细打量着她。仪表盘上的灯光照亮了她的脸,在一片漆黑的乡间道路上,她的脸色苍白得有如鬼魂。恐惧蚀刻进她的面容,在她紧锁的眉头和紧闭的双唇里。单独和我在一起,她放下了人前的伪装。她又是那副老样子,脆弱,呼吸急促。
10.现在我才意识到,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感觉到,她身上有股神奇的力量。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摘抄(一)
你当像飞鸟经典语录如下:
1、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去。
2、你喜欢自由,那来生,你做飞鸟,我便做云。你策风而飞,我似风而动。你喜欢自由,那来生,你做鱼儿,我便做水。你随水而漂,我随你而流。你喜欢自由,那来生,你做会飞的鱼,我做会呼吸的水。
3、你像只鸟,生来便是要翱翔于那广袤的蓝天,无拘无束的飞向晨曦。我则是鱼,不能同你一飞冲天,不能随你远走高飞,不能为你遮风挡雨,我只能徘徊在这方小小的塘池之中,望你远去,默默祝福。
4、你刚长大,就像一只刚长满羽翼的小鸟,你以后会见识到森林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但你能不能别飞走,不要飞到别人身边去。
5、若你是飞鸟,我愿翻越水远山高,摘星辰做你向标 若你是飞鸟,我愿裁寒冰做衣袍,换来百年春早,苍穹之上伴你终老。
6、你就像一只无腿的荆棘鸟,只知道不停的飞,不停的唱,可我们都希望你能落下来。
7、如果有来生,我想变成一只飞鸟,清晨站在你窗外的枝头唤你起床,午时陪伴着看你学习听音乐,傍晚陪你散步,夜晚你要入睡,我给你唱一支安睡曲我的朋友。
8、阳光想你好,像精灵一要实十穿梭在们家生没楼得时间,桥与笑岁样得时间,人与人得时间。它们所到得时处,必国当是一阵明亮,亮晶晶的,像钻石一般。
9、日光倾城而下,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10、你可以玩弄我,只是要记得,不要离得太近。所有的恶魔都喜欢飞鸟,喜欢到舍不得让任何一只小鸟轻易死去。折断希望的翅膀,烧掉金**的羽毛,让天空只属于自己,是比爱恨情仇更容易上瘾的事。
塔拉维?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比尔·盖茨
我们的生活在轮回——四季轮回,昼夜轮回——在永恒的变换中轮回,每完成一次轮回,就意味着一切未有任何改变。
像沙粒般数不清的选择,层层压缩,聚结成沉积物,变成岩石,直到最后化成坚固的磐石。
人们共同或者独自做出的那些决定,聚合起来,制造了每一桩独立。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真正的挑战在于找时间学习。
好奇的已经播下,只需时间和厌倦让它成长。
日子过得很快,你越害怕某事,时间流逝得越快。
我不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在那极其暴力又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背后,我到底召唤出了什么生物——但我想我看到了父亲,或者我所希望的父亲的样子,一位我渴望已久的守护者,一名想象出来的斗士,一个不会把我扔进暴风雪中的人,一个当我受了伤,能让我重新变得完整的人。
《当你像鸟,“教育”带你飞向你山》
你好啊,我是培根不是肉。
2020年7月7日那天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当时书读一半的时候,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 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人都读一读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
比尔?盖茨 推荐语说道:“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
//01**** 作者简介
塔拉维 斯特弗 :美国作家、历史学家。1986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 17岁前从未上过学 。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02**** 本书简介
比尔?盖茨年度荐书 第一名 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选书 第一名《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排行 第一名
Goodreads读者票选超越米歇尔《成为》,获年度最佳图书
《洛杉矶时报》最佳传记奖
《纽约时报》《卫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奥普拉杂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二十多家权威媒体 年度图书
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它后来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 ——弗吉尼亚伍尔夫
最终我认为,教育必须被视为一种对经验的不断重建;教育的过程和目标合而为一,是一回事。
——约翰 杜威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塔拉?韦斯特弗,****《福布斯杂志》访谈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 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而我称之为: 教育 。
——塔拉?韦斯特弗
//03**** 书摘
高山令其渺小,山峰让其缄默。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我只有七岁,但我懂得相比其他任何事,最令我们家与众不同的是这个事实:我们不去上学。
在家你可以坐下来,真正专心致志,没有任何干扰。真正的挑战在于找时间学习。世界将化为乌有,我的人生随时会终结,我正体验着对过往生活的怀旧之情。
一旦离开这个家,只有疯子才会回来。不管这里发生了什么,现在结束了。 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
每天晚上我都学习到凌晨两三点,相信这是为赢得上帝的支持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没有可以打电话的人。没有地方可以去,也没有人可以打电话。
当你是一个地方的一部分,在它的土壤上成长的时候,没有必要说出你来自哪里。我从未说过“我来自爱达荷州”,直到我离开了那里。
我开始看懂课本了,并发现自己读了更多的书,远超必读书目的要求。
我决定尝试过正常人的生活。十九年来,我一直按照父亲的意愿生活,现在我要试试别的活法。
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当我知道了地面根本不是地面,我希望自己能站在上面。
我几乎有两周没怎么睡觉:睁着眼睛的每一刻,我不是在阅读,就是在思考这些文字。信任自己 ,去阅读这些文字,让我感到一阵激动。这种阅读方法中植入了一些奇妙的设: 书并非儿戏,我也并不软弱 。
“你不是愚人金,只在特定的光线下才发光。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 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
我想相信他,接受他的话,重塑自我,但我从来没有那样的信心。无论我把回忆埋得多深,无论我如何紧闭双眼对抗它们,当我想到自己,脑海中浮现的形象是那个女孩,在卫生间、在停车场的那个女孩。
在杨百翰大学,我几乎可以忘记,让过去的留在过去。但这里的反差太大,眼前的世界过于梦幻。 比起石头尖顶,记忆更加真实,更加可信。
我可以上学,可以买新衣服,但我始终是塔拉维斯特弗。我做过的工作没有一个剑桥学生会去做。不管怎么打扮,我们始终不同。
“你是我的孩子,我本该好好保护你。” 读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度过了漫长的一生,但那并非我真实的生活。我变成了另一个人,记忆中有不一样的童年。当时我不明白这些文字的磨砺,现在也不明白。我只知道一点: 当母亲告诉我,说她没有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做一个好母亲时,她才第一次成了我的母亲。 我爱你。我写下了这句话,我合上了笔记本电脑。
我回来是为了悔过自新,挽救人生。但这里没有什么可拯救的,也没有什么可把握的。 只有流动的沙粒,转瞬即逝的忠诚,以及不断变化的历史。
现在我明白了,珍贵之物就是迷宫本身,就是我在这里的生活留下的一切:一个我永远无法理解其规则的谜团,因为那些根本不是规则,而是一种意图围困我的牢笼。我可以留下来,寻找曾经的家;我也可以现在就走,在墙壁移动、出口关上前离开。
我所有的学习、阅读、思考和旅行,是否已将我变成一个不再属于任何地方的人?
我的家人从中间一分两半——三个离开了大山,四个留了下来。三个获得博士学位,四个没有高中文凭。裂痕已经出现,而且越来越深。
现在我只能记起那些往事,我们之间已经相隔千山万水,时光一去不返。
//04**** 书评
自2018年3月12日运营培根不是肉以来,我认识了很多贵人,结交了很多朋友,一直很感谢文字,带大家走到我的身边。
这几年来,读过很多本书,接触过很多文字。前段时间知乎上对于荐书的问题邀请,我会回答 《十年一品温如言》 ——这本陪伴我考研,读完我哭了很久;但是最近无一例外,我的回答是 《你当想鸟飞往你的山》 。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有很多理由。也许是因为对这本书无限崇高的敬意?又或许是对书读一半发现内容竟然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诧异与怀疑?又或者是对作者真实人生所产生的的同情与羡慕交织的情感?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都认为这是一本好书。
距离读完这本书已经一月有余了,书的细节记不太清了,但是这本书对我产生的影响却深深烙在我的心中。
《Educated》 是英文版的书名, 作者亲定中文版书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觉得中文版书名读来更有力量。
对于作者17岁之前的人生,我充满了疑问、不解,甚至觉得有些许不可思议。在读书的前半部分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本单纯的,并一直佩服作者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但又总觉得那些文字真实无比,忍不住怀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直到书中的主人公真的考进杨百翰大学,直到我重新回到书的开头,在扉页中重新阅读作者的简介,我才发现这竟然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发现了这本书真正的价值所在。
作者曾说:“ 我这一生中,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人只有靠自己,才会强大,这也是我非常认可的一句话。
作者在17岁,摆脱父亲的枷锁,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也正是在那个世界,她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她曾说:“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 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
她说:“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 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 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复印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这位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女孩,凭着自己强大的意志力,有了在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 求学的经历,并有了 哲学硕士、历史博士 的学历。
当作者在书中提起她对于论文的写作、对于学习的坚定时,我时常反思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像她一样?明明没有家庭的羁绊,没有生活的忧愁,明明我活得比她要轻松得多得多。
逃离大山后,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她说 那是教育给她的新世界,那是她生命的无限可能。 那我们呢?教育能够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
每当想起这本书,我就会燃起想要学习的斗志,也许这就是这本书所带给我的最强大的力量吧。
当这篇文章和你们见面的那一刻,我默默打开了我的论文,又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开始努力。 你呢?如果是你,读完又会去做些什么?
本书原名《Educated》,中文本可以翻译为“教育改变人生”,但是作者最后钦定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圣经·诗篇》,既可以理解为“逃离”,也可以理解为“找到新的信仰”。
笔者预计这本书在中国的影响还会持续发酵,目前大众知晓它的程度还远不及国外,毕竟它是美国2019年出版的超级畅销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霸榜80周,比尔·盖茨先生大力推荐,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剑桥大学博士,学霸级的光环很容易让人忽略她只是一个平凡人,这本书是她的自传,当然也是一个关于她自己的神奇故事。
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塔拉出生在一个奇葩的家庭,父亲经营一座垃圾废料场,母亲是接生婆还会做精油,全家与世隔绝,他们相信世界末日终将到来,每天都在囤积物资,她十七岁之前从未上过学,上学后教育给了她一个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她觉醒后逃离了家,从此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当别人问起她怎么看待原生家庭?她回答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
关于阅读,我相信“仁者见山,智者见智”,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得到了大概三点启发,记录如下。
一、做柏拉图“洞喻”里的普罗米修斯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有一个著名的“洞喻”:一群囚徒,从小被铁链束缚在一个黑暗的洞穴里,不能转头,他们后方有一堆火和一条能够出洞的小道,这条小道中有一道矮墙,人们走过,火光把投影映射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们永远只能看到影子。如有一天一个囚徒获释,他第一次转身见到了火光,然后渐渐走出洞穴,他实现了真正的释放,见到真正的世界。当然如果他选择回到洞穴去释放他被束缚的同伴,他可能成功,也可能再次被囚徒同化:选择忘记刚见过的新世界。
塔拉有个哥哥叫泰勒,她的这个哥哥是家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他就是一个侥幸逃离洞穴的囚徒,然后如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般,给予了妹妹塔拉正向的引导,让她去大学读书,通过教育这条路去看清楚这个世界,后来塔拉想回到家里去拯救剩下的“囚徒”,她失败了,于是她被反复拉扯,终于她做出了抉择:不再唤醒那些剩余的囚徒,通过书写自己的故事,成为了一个传播“教育”力量之伟大的普罗米修斯。
二、做《超体》中无限进化的Lucy
最近重看吕克·贝松的作品《超体》,寡姐饰演的Lucy离奇卷入了一起毒品贩卖案,她的腹部被黑帮缝入了代号为CPH4的神秘药品,后来药品破裂进入血液之中,药品激发了露西大脑的潜力,令人脑中约90%的神经元相继苏醒,伴随着身体的飞快进化,露西掌握了越来越多人们所谓的超能力,并最终实现了大脑100%的苏醒。当科研人员对Lucy表达人类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她所馈赠的知识的时候,Lucy说:“未知不可怕,无知才可怕”。
十七岁的塔拉第一次进课堂,她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不知道论文为何物,把欧洲误认为一个国家,甚至不认识“大”这个词,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她的学历越来越高,她的书越来越厚,见过的世界越来越大,无知的小女孩进化了,她终于成为了自由的鸟,飞向了自己的山。不论何时,作为一个人都不应该停止进化,不怕未来的繁杂变化,就怕自欺性的短暂满足。
三、做《成长教育》结尾时那自在如风的单车少女
我看《成长教育》的时候是高考复习的攻坚阶段,影片讲述了一个呆萌高中生小妹妹被一个已婚男人欺骗感情后,发奋读书考入牛津的励志故事,当影片结尾小妹妹长大后,在牛津校园里跟一个阳光熠熠的男孩骑车追逐时,我感受到了自我强大的力量!
塔拉的故事就是一个自我逐渐强大的故事,她走的路也很简单:教育,教育让塔拉拥有了一个自由的世界。想想我们自己,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考试,我们被成绩所考核,情绪起落沉浮,在这过程中非常容易就忽略了自我的成长,难道我们没有成长吗?悲喜流过,韵味沉淀,韶华已逝,心更坦然。这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正是一个小女孩成为一名独立自强的女性的超级完美的故事吗?我们不仅应当惊讶于塔拉的经历,更应该深深去体会她逐渐强大过程中那令人赞叹的勇气。
读这本书之前,你会觉得塔拉的故事不可思议;读完之后,你会觉得塔拉不是一个,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子,只不过稍微勇敢一点儿罢了。教育改变了塔拉的人生,当然也成就了无数人的人生。塔拉说:“我认为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教育无处不在,每一个故事发生的起点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