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思想、意义、态度等。历史上产生过不同派别的人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有的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人生哲学,如存在主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生哲学对人生的感悟有什么?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给人生提供正确的引导,使人生少走弯路,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和适合自己的道路。没有哲学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人生的哲学是空中楼阁。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认识世界的智慧,每一种哲学理论都单独构建一个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一套辩证法体系,这之中每一种不同的哲学认识都可以对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及发展作出一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在这一体系中是存在逻辑的,哲学本身的目的在于深刻探求核心价值;人生哲理为简单明了的智慧箴言。
人生哲学是什么
感悟有如下:
1、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平淡;是行色匆匆早出晚归的奔波;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遗憾;是走遍千山万水后,回眸一笑的洒脱。
2、生活需要磨练,人生更需要洞悟。 痛苦是快乐的源泉,快乐是永远快乐的一个片段,不要沉迷于社会对你做了什么,而是看你自己在做什么。一个人之所以能永远快乐,不过是知足常乐,不过是对正常而平淡生活的感觉。
3、生活太现实,一切是这样的顺其自然,很多事情过去了,心境却不被遗忘,生活应该是愉快的,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生活总是一直变动,环境总是不可预知,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层出不穷。
4、生活是海,距离是舟,生活是舟。距离是海,有你相伴,绝对精彩!朋友是灯,帮你驱散寂寥,照亮期盼。朋友是茶,帮你过滤浮躁,储存宁静。朋友是水,帮你滋润。
5、生活的好多烦恼,源于我们不能体谅,过分在意了自己的主张,互不理解,互不相让。伤了彼此的心灵,生活的苦与乐总在更迭,没有谁的命运是完美的,残缺才是一种大美。
哲学对人生和文化的意义
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思想、意义、态度等。历史上产生过不同派别的人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有的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人生哲学,如存在主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它对人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为人生培植一种形上姿态。形上姿态就是对人生进行反思、批判的姿态,是人提升到超越性层次所具有、所取的姿态。人生形上姿态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超越的价值境界,二是反思的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形上姿态可以有许多表述方式:孔子把它叫做“闻道”、“谋道”姿态(“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老子把它叫做“守道”姿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庄子把它叫做“以道观之”的姿态,张载叫做立于“天地之心”、立于“生民之命”的姿态。借用诗人的诗句来描绘,形上姿态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姿态,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层”姿态。也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站于基本立场上、用根本观点和方法看问题的姿态,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后的姿态。
人生形上姿态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有了形上姿态就能对人生的状态和意义进行审视、反思、批判,从而使人生的意义得到“呈现”、“澄明”。第二,有了形上姿态就能对人生进行改造、提升,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一点是解释人生、觉解人生,第二点是发展人生、提高人生。马克思说:以往的哲学家都着力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有了形上姿态就既能解释人生,又能改造人生。也就是说,如果人生有了形上姿态,人就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观照平凡的人生,处理好人生的实际问题。使人生的一切活动,有制高点、大方向。孟子曰:“先立乎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也。”具体地说,有了形上姿态就能用形上姿态观照形下问题、以超越的境界对待现实的生活、以崇高的道义引导功利的活动、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从而使人在平常的现实的实际的人生过程中不断地去觉解人生的意义、提升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诗意,推进人生的发展。通俗地说,使人在“人生在世”的本质规定中和“人活一世”的价值活动中,能站得高、望得远、看得深、识得透、行得正、做得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非常关注树立人生的形上姿态,着力引导人们用形上姿态去统率形下姿态,使二者统一起来。例如,《左传》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之谓三不朽。”“立德”就是形上姿态;又如《易传.系辞》云:“易者,圣人之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崇德”就是形上姿态;又如《中庸》云:“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就是形上姿态;又如《易传?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继道成性”就是形上姿态;又如《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形上姿态。海德格尔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栖居”就是形上姿态;说: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脱离低级趣味”就是形上姿态。
人生的形上姿态虽然具有超越性,但却不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不脱离人的社会实践,而是在人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实践是培植人的形上姿态的基础和动力。
在社会功利化倾向和人的功能化倾向颇为严重的今天,确立人生的形上(超越)姿态尤为重要,也特别困难,甚至变得严峻。当前,就特别需要人们取形上姿态来对待物质利益,即确立“以义导利”、“义而后取”的价值取向;防止和克服“见利忘义”、“惟利是图”的价值误区。而要达到这一点,就不但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定力。从而才能走好既“立德”又“立功”、既“崇德”又“广业”的人生之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