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励志禅语

美好瞬间 2024-09-29
导读佛家经典励志禅语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戏,只要自己掌握牵动木偶的线,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这个游戏场了。佛家经典励志禅语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佛家经典励志禅语精选 1.不必..

佛家经典励志禅语

佛家经典励志禅语

 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戏,只要自己掌握牵动木偶的线,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这个游戏场了。佛家经典励志禅语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佛家经典励志禅语精选

 1. 不必与小人结冤仇,小人自有其冤家对头;不必向君子谄媚,君子不会碍于个人情分而给你什么恩惠。

 2. 禅诗-《赠琴僧》: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雪窦重显。

 3. 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大道,便自己滚下去,结果受尽践踏与玷污。禅师: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4. 禅师把盐撒入水杯,水咸得发苦,更多的盐撒入湖,湖水仍纯净甜美。曰:痛苦是盐,容器决定咸淡,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5. 母鸡拿着游泳文凭要求享受游泳健将待遇,凤凰:此证无用。母鸡说:可它是钱买的!凤凰:凡钱买不来的东西买到了,便失去了价值。

 6. 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7. 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

 8. 惟俨禅师:云在青天水在瓶。意即你是一片云,你就在空中逍遥,你是一瓶水,你就在瓶里自在。禅,就是自然,毫不勉强。

 9.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10. 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景德传灯录》释:镜子明澈,映出影像千姿百态;心地澄清,成就众生的法力就千变万化。

 11. 一般人为什么会得不到幸福?因为他的感受是错的,心很乱很苦,事事怀疑,扭曲别人用意,幸福离他就很遥远。

 12. 非分之欲,都可化为乌有。

 13. 智者寂寂总无为,愚人碌碌把身缚。万物之间无差别,虚妄偏爱何执着。整天思虑太用心,岂非犯了大过错?摘自三祖僧璨《信心铭》

 14.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15.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憨山大师醒世歌》

 16. 问: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是教一切众生明白本有佛性,不受生死回的痛苦,不是教一切人都出家。

 17. 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18.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19. 平常心是道。《传灯录》释义:平常心没有造作,没有是非,没有取舍,没有断常,也没有凡盛,是道之所在。

 20. 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佛家经典励志禅语摘抄

 1. 家禅语: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2. 马祖整日静坐,问之,答:想成佛。怀让拿砖在地上磨,问则答欲磨成镜。马祖疑之,怀让曰:砖既不能磨成镜,静坐岂能成佛?

 3. 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4.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而且嫉妒是一种病,患此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

 5. 马教育孩子不驮别人东西。驴讥笑:又没驮,说这些干嘛?马说:等它驮了别人东西再说就迟了。禅师赞赏:防患于未然!

 6. 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7. 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8. 徒:如何才能获得知识?师把徒的头摁进水里。师:你现在最渴求的是什么?徒:空气!师:对!学知识也要有这种强烈渴求

 9. 江洋大盗给禅院布施香火钱,要求借宿,禅师: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不同类的人很难相处在一起。

 10. 经常地不肯妥协,不满于现状,舍了这个,下一个可能更差,过多的欲求往往使你失去眼前的幸福,有时应学会迁就。

 11. 禅师:胃与脚谁力气大?弟子:脚,脚能搬动肚子。禅师:若胃不提供营养,脚搬得动吗?事物各有所长,没绝对一说。

 12. 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13. 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14. 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15.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惟有宽容大度,才能庄严菩提;惟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16. 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17. 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18. 人生追求富贵快乐,必备五因素:不杀生而培慈爱;不偷盗而富义气;不邪*而重礼义;不妄语而有信用;不酗酒而造诸善。

 19. 禅师在白板上点个黑点,问徒弟:这是什么?徒弟们异口同声:一个黑点。禅师笑了:只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没看到?

 20. 野狗常来寺院驮供品,有次误将鸡血石当鸡蛋一口吞下,片刻就肚疼起来。禅师:不能凭直觉认识事物,否则会陷入困境。

 21.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一虫一蚁不伤残,半丝半缕勿贪著,可为民物立命。

 22. 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23. 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24. 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5.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6. 神: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佛: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27. 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禅师感叹说:蠢话贻害无穷。

 28.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29. 如一念微动,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实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30. 老鼠想吃牡蛎,装带其回海边,牡蛎警惕地张开壳,老鼠伸嘴就咬却被夹住脑袋,疼得叫声引来了猫。禅师:害人不成反害己。

;

佛语经典语录 励志

佛家的语录都是很经典的,也许是因为佛比我们久远得很,所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佛的经典语录吗?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佛家那些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佛家那些经典语录精选

 1)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2)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3)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4)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5)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6) 要了解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7)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8)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9)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0)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佛家那些经典语录最新

 1)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的,你烦恼什么?

 2) 爱情是一种遇见?遇见是一种缘分?佛又说五百年的修行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3)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4) 业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5) 霓虹灯下的幻影,是因为思念的脚步轻轻踏出红尘万丈;千丝万缕的情意,直到遇见了你,才划过一道忧郁的泪痕。

 6)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7)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

 8)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9) 菩提树下的轮回,是几世遗留的姻缘,等你来度我;石桥下等你来过,岁月的蹉跎让我犯了错,回首前尘,只愿涅盘成佛。

 10) 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到最后你怎么办?

 11) 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12)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3)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4) 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15)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16) 当爱情离开请别在留恋当爱情走近请你珍惜我说爱与不爱还不都一样,匆忙一生闭上眼,无所谓谁还未眠。

 17) 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着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18) 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9) 爱情不是做买卖,失意了就要倾家荡产;爱情也不是下赌注,输掉了就变成穷光蛋。爱情是两颗心的碰橦和相许,如同和谐的乐谱的音符,谱写人间的圣洁,相随一生。

 20)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佛家那些经典语录集锦

 1)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4)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5) 烟火缭绕的梦境,只是因为爱情,因为刻骨铭心的爱恋;四大皆空不过过眼云烟,就算前世五百次的回眸,也只换回今生一次擦肩。

 6)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7) 沉默只因爱恨一朵朵,荡起的涟漪旋转爱情的执着;即使修百世方可同船渡,转读三寸经纶,终究曲终人散,往事落魄。

 8)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9) 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10) 爱是种责任,而不是感觉,请不要轻易言爱!承诺,对未来的诺言,如果没有把握,那么,请不要承诺快乐与伤悲成正比每一个爱情都创造着一种神话,爱情就是神话一般的。

 11)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2) 因为他是你最爱的人,让她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被你视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还会为了她生活的更加幸福和快乐而不断努力。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极限的。所以你的努力也将没有极限,绝不会停止。

 13)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14) 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缘。牵手是有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生命是有一种缘,爱情是一种缘;如还有来生,来生也是一种缘。组成人生的,就是那无数个缘;让你去结,去解。惜缘,随缘,才能以佛心看缘起缘落。

 15) 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

 16)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17) 通常我们以为?唯一?的东西其实都不是真的,只是我们没有用心的去寻找而已。真正的爱情源于彼此发自内心的倾慕,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任何只顾疯狂的去爱别人而不顾自己有否被爱,或着只顾索取而不知真心付出的人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18) 只会读书的女人是一本字典,再好人们也只会在需要的时候去翻看一下,只会扮靓的女人只是一具花瓶,看久了也就那样。服饰美容是做好一个女人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你还需要多看书。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美好。

 19) 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百万万,你连这三根蜡烛那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为什么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呢?

 20) 如今的恋爱,多数只是为了缓解寂寞。只是想找一个人伴在身边,即便找到了爱情的感觉,也容易迅即地失去。爱久了,人依旧会寂寞。为纾解寂寞而相爱的男女,没有长久坚守在寂寞里的能力。

 21) 感情的事基本上没有谁对谁错,他(她)要离开你,总是你有什么地方不能令他满足,回头想想过去在一起的日子,总是美好的。当然,卑劣的感情骗子也有,他们的花言巧语完全是为了骗取对方和自己上床,这样的人还是极少数。

 22) 佛说: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23) 佛说: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24) 佛说: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25) 佛说: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6)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27) 佛说: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28) 佛说: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9) 佛说: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30) 佛说: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佛家那些经典语录大全相关 文章 :

1. 十大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2. 最新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3. 最新佛家励志经典语录

4. 佛教的经典句子

5. 关于佛教的经典句子

6. 佛家经典的语录

7.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100句

8. 佛学经典语录大全

9. 佛的经典语录大全

励志佛语经典语录

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业非忄与(烦恼),非邪非恶,即断三障,即成三学。

3、不住六尘生心。

4、身心以自性为见。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明鉴无心故。

5、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

6、人情世态纷纭往复,安危苦乐随遇而安。

7、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8、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9、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10、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11、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2、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3、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4、修行须依经中所明之理,返照自性。

15、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

16、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语录大全网

17、吾人事事依照佛说去行,心中却一无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虽无其事,依旧精进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

18、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19、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0、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1、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名为无相行。

22、佛法处处不离观照,必时时刻刻去思惟方可。

23、佛所说法,须于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时契入。

24、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25、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6、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7、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2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29、真正佛法的人生观,他是真能见着万法皆空,便立于这个空上。他又真能见着万法不空,便立于这个不空上。因为他立于这个空上,他便熄灭贪嗔痴三毒,灭除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因为他立于这个不可空上,他便上求佛法,下化众生。

励志佛语语录经典

励志佛语经典语录

1)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2)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3) 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4)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5)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6)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7)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8)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9) 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10)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1)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12)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3) 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14)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5) 爱情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一定要把这个断掉。

16)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17)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8) 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19)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0) 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陷楼必危。

励志禅语佛语经典语录

励志佛语语录经典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下面是语录网我Lynn整理的经典语录。(更多语录信息请关注语录网)

 1. 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2. 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3. 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4. 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5. 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6. 佛是无心道人。

 7. 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8. 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9. 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便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

 10. 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1. 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12. 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13. 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4. 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15. 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16. 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怒痴性,即是解脱。

 17. 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18. 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19. 于逆顺境界中无起灭相,始离得增上慢名字。

 20.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21. 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22. 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23.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24. 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25. 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26. 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27. 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28. 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29.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30.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31. 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32. 学道别无用心,直须见穷自己本源。

 33. 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34.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35. 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36. 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37. 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懈怠众生亘涅盘三祗。

 38. 勇猛心不已必得果证。

 39. 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40. 修行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41.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42. 益究无上妙道,穷则益坚,老当益壮。

 43. 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44. 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

 45. 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46. 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47. 森罗即万象,一法之所印。

 48. 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49.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50. 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51.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52.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53. 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54. 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55.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56. 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57. 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58.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59. 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60.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61.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62.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63. 譬如蜂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64.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65.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66. 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67. 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68. 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69. 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70. 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71. 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72. 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73. 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74. 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75.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76. 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77.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78. 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79. 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80.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81. 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82. 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83. 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84. 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85. 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86.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87. 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88. 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89.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90. 262.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静,菩提影现中。

 91. 263.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92. 264.欲知佛境界,不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93. 265.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94. 266.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95. 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96. 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 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98. 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99. 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

 100. 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

佛语励志经典语录

励志禅语佛语经典语录

 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励志禅语的佛语经典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1、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2、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3、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4、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5、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6、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7、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8、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9、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1、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12、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3、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4、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15、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6、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17、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18、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19、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20、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21、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22、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23、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4、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25、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

藏传佛教励志句子

佛语励志经典语录精选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佛语的经典励志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佛语励志经典语录1

 1)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3)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4)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5)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6)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7)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8) 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9)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10)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1) 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12)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3)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4)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5) 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16)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7)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18) 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19) 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0)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1)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22)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3)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4) 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25)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26)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27)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28) 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9)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30)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1) 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32)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3)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34) 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5)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36)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3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8)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39)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40) 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4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2) 住相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43)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44)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45) 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46)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47)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48)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49)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50)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佛语励志经典语录2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业非忄与(烦恼),非邪非恶,即断三障,即成三学。

 不住六尘生心。

 身心以自性为见。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明鉴无心故。

 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

 人情世态纷纭往复,安危苦乐随遇而安。

 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修行须依经中所明之理,返照自性。

 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

 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

 吾人事事依照佛说去行,心中却一无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虽无其事,依旧精进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名为无相行。

 佛法处处不离观照,必时时刻刻去思惟方可。

 佛所说法,须于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时契入。

 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真正佛法的人生观,他是真能见着万法皆空,便立于这个空上。他又真能见着万法不空,便立于这个不空上。因为他立于这个空上,他便熄灭贪嗔痴三毒,灭除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因为他立于这个不可空上,他便上求佛法,下化众生。

佛语励志经典语录3

 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父母众生。

 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2、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3、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4、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8、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2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23、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4、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25、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26、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27、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2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2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佛语励志经典语录4

 一、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二、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三、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四、譬如蜂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五、心的净化完全要*自己。无论是多么神圣的人,多么神圣的经典,他们也仅能带给正确的方法。净化自己的心完全在于自己,无人能够替代你。

 六、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期望获福,无有是处。

 七、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八、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九、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十、坦然地理解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理解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十一、净心是远离痛苦最好的方式。我们若能守护六种感官,不让欲望去影响我们的心,心不造作行为,痛苦便无从升起。

 十二、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十三、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情绪烦乱。正因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十四、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十五、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十六、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十七、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十八、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十九、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二十、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二十一、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二十二、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二十三、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因此有贪嗔也。

 二十四、心的不纯净是引发痛苦的来源。什么使得心不净呢?顽固骄傲自大是心理的杂质,这些杂质引出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于是痛苦产生于此。

 二十五、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二十六、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二十七、人的心像一间有六个孔洞的屋子,贪嗔痴渴爱欲无时无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净得先修缮自己的心。

 二十八、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二十九、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三十、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

佛曰经典语录励志

这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2、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4、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6、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7、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8、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9、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0、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藏传佛教经典语录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4、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5、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6、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9、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著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10、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11、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2、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13、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14、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15、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经典语录励志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佛曰经典语录励志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佛曰经典语录励志 篇1

1、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2、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4、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5、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8、佛曰: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9、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0、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2、佛曰:寻找自我。

13、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4、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5、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6、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7、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8、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0、佛曰: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1、佛曰: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22、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23、佛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4、佛曰: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25、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经典语录励志 篇2

1、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2、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3、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4、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枝误。——王国维《蝶恋花》

5、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6、所求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7、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8、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9、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0、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11、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1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5、余晖洒下,三千斑白的青丝在微风中摇曳,点点白光,折射出岁月沧桑。

佛曰经典语录励志 篇3

1、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2、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3、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4、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5、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6、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9、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0、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佛家经典
剩余:2000